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《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实施方案》,持续引发行业关注和热议。围绕“机器人+”在物流领域的深化应用前景,《机器人产业》期刊专访旷视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徐庆才,从企业视角分享对《方案》的理解,分析机器人在商贸物流领域的应用现状,并对行业发展提出建议。
徐庆才强调,我国实体产业发展方式正在从人口红利转向技术红利。物流自动化和AI赋能的机器人相互融合、相互渗透,不仅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,而且能创造数字化劳动力,代替人工做繁重的体力劳动,跟人形成很好的相互协作。他指出,经过数十年发展,机器人在商贸物流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,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变量也在不断改变这个行业,让工业机器人逐渐从单纯的机械设备变为具有感知、规划和自学习、自适应能力的智能体。他认为,基于庞大的应用市场,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突破,目前我国机器人发展水平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。
徐庆才表示,针对《方案》提出的打造以机器人为重点的智慧物流系统,提升商贸物流数字化水平,旷视将从两方面重点抓好落实。一方面,对核心产品——智能托盘四向车、自主移动机器人、机器人操作系统“旷视河图”进行持续的更新迭代。另一方面,在食品冷链、新能源、化纤氨纶、医药、鞋服等工业和商业细分领域深化合作,打造更多行业标杆项目,让更多企业切实体验到数智化升级的价值。
徐庆才建议,未来可从研发和应用两端着手,更好推进机器人在商贸物流领域的拓展应用。一是增加“机器人+人工智能”的前沿研发投入,为应用夯实基础。他指出,从传统物流到柔性物流,无论是单个物流机器人的感知、决策、执行能力,还是多类型、大批量物流机器人的协调作业,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。前沿技术要在实际场景中规模化商用落地,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,并在实践中持续验证和不断更新迭代,因此可从行业层面增大研发资金支持,以确保我国保持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。